李烈钧简介
李烈钧(1882—1946),字侠如,号侠黄,汉族江西武宁县人。国民军陆军二级上将。早年追随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西都督府参谋长、海陆军总司令,与北洋海军主要舰艇宣布起义。在1912年中华成立后,被孙中山任命为江西都督,并在同年7月12日与蒋介石等人共同发动讨袁战争。
李烈钧的父亲参与了太平天国运动,他自幼学习文武,对书法和击剑有所造诣。光绪二十六年,他因驱王知县而被捕,但最终成功赶走了王知县。在光绪三十年的日本留学期间,他加入了“攘白团”,并与孙中山初次会面。在宣统元年,他回到云南任讲武堂教官兼兵备提调,暗中协助同盟会活动。
1911年秋,当他返回北京时,参加了清政府在天津举行的秋操,并得知武昌起义已经爆发。他立即返回九江,与五十三标标统马毓宝合作建立九江军政分府,被推举为总参谋长。在此期间,他指挥占领金鸡坡炮台和马当炮台,以阻止清海军进攻,并成功地组织起义,使得清海舰队宣布起义。
1912年3月19日,李烈钧被推举为江西省临时都督。他主持赣期间,大力进行军事、经济改革,不仅整编部队,还接办了省内的教育机构。此外,他还对财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地方治安,并选拔人才以培养新一代领导者。
然而,在1913年的讨袁战争中,由于袁世凯免除了他的职务,李烈钧选择听从命令,而不是直接反抗。这导致他的名声受损,但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继续担任各种职务,最终在1946年去世前夕被授予国民政府最高荣誉——国葬。
标签: 国学达人挑战赛 、 国学讲座 、 国学堂 、 中国学生 、 全国学联以什么为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