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以其在庐剧领域的扎实功底和深厚感情,被誉为黄梅戏天仙配电影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家乡是庐州,那里的庐剧深刻影响了他童年的成长。他在1958年凭借一手好二胡考入安徽省艺校,从而开始了对庐剧音乐的学习。在那里,他不仅学会了作曲,而且对庐剧有着比黄梅戏更深的了解和喜爱。然而,当他毕业时,学校突然撤销了庐剧专业,这让他感到迷惑和失望。但学校领导的话,让他明白他们是在为未来培养一个能够推动该艺术形式发展的人才。
尽管如此,这个“种子”没有机会发芽、开花、结果直到30多年后,一直到1993年省艺校才再次招收了一班学生来学习庐剧。这段时间里,徐代泉虽然学无所用,但他的决心从未动摇,最终决定转向黄梅戏。然而,由于庐剧与黄梅戏之间存在根本差异,他采取了一种笨办法——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他通过记谱和努力练习,很快掌握了这门新的艺术形式,并最终成为编写 黄梅戏教学曲目的主要人选。
从事戏曲音乐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不仅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还要面对贫困和孤独。不过,对于像徐代泉这样的艺术家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他沉浸在创作之中时,他会全身心投入,每一次创作都像是自己的一生,而当作品完成并被演员录制后,再听那些唱段时,那种陶醉之情是难以言喻的。
徐代泉一生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教学、创作以及研究。他不仅是中国戲曲音樂学院客座教授,也曾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并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此外,他还为60多部教学剧目撰写过音乐,并涉及多个不同的传统剧种。
作为安徽艺术学校、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戏音教研室主任近20年的资深教师,以及65岁高龄仍然担任中国戲曲學院、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的徐代泉,其贡献将永远铭记在历史上。在他的生命旅程中,无论是在原有的庐州还是进入新的大舞台——黄梅戏,他都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添砖加瓦。
标签: 全国学联以什么为指导思想 、 中国学校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 国学堂mp3下载 、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