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在安庆市怀宁县农村长大,程学勤耳濡目染于周围的黄梅戏和民歌。六岁时,他跟随一位瞎眼算命先生十里相伴,听他拉二胡,那份美妙至今仍历久弥新。他不仅爱上了音乐,还自学弹奏二胡,一直到十二三岁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蟒皮二胡。
在初中期间,程学勤每晚都坐在民众黄梅戏剧团门口聆听排练,这份痴迷最终引领他走上专业道路。在1954年,他就以未毕业的身份被剧团招募为主胡演奏。与此同时,他也开始涉足作曲领域,受时白林老作曲家的《春香传》深深影响,不断向着自己的创作梦想迈进。
尽管没有接受过正式的音乐教育,但程学勤凭借对音乐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学习,将乐理知识和黄梅戏系统知识逐步掌握,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曲家。在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创作了204部作品,其中包括大戏、小戏,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令人赞叹。在1984年、1988年以及1990年、1992年的不同奖项中,程学勤作品均获得了殊荣,如“金鹰奖”、“飞天奖”等国家级奖项。
除了这些官方认可之外,更让程学勤感到骄傲的是他的作品深受百姓喜爱。虽然他认为获奖并非主要目标,但能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才是最高境界。他坚信作为一名艺术家,要有自己的主见,并致力于保持黄梅戏传统唱法,同时带入时代新的风貌,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对于自己追求个性化、生命力强的大型节目而言,即使没有金杯银杯,也无比满足,因为那正是老百姓的心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