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瓦,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字子常,是楚庄王第三子王子贞的孙子,因此他是楚国王族成员。囊瓦以奸诈和贪财著称,他曾经敲诈过唐成公和蔡昭侯。
简介
囊瓦在春秋时期担任楚国的大夫,字为子常。他是楚共王和楚康王时期令尹的孙子,所以他也是楚国的贵族血统。
执政不力
在他的统治期间,他被任命为车右,并且对使者晏子的行为表示了质疑。晏子的坦率回答让囊瓦感到羞愧。在后来的某个时候,当令尹阳匄去世之后,囊瓦继任此职位。他加强了郢城,并将其扩建为三个城池,以“品”形状相互守护。平王临终前,将太子珍托付给了囊瓦以及庶出儿子王子申。然而,由于太子的母亲虽然是正室,但其实是故太子建未婚妻的遗孀,因此主张立王子申为新君,这一建议遭到了太子的反对。当昭王即位后,司马郤宛因为击败吴兵而受到重视,被奸臣费无极所忌恨。囊瓦轻信了费无极及其同党鄢将师的话,对郤宛等人进行了冤狱并烧毁其家产。在事后的自我调查中,才发现郤宛无辜。此后当市井人群因郤宛之死而不满并抱怨时,与沈尹戍合作灭掉了费无极及鄢将师家族。
身败名裂
公元前510年,当唐成公与蔡昭侯来朝见楚昭王时,囊瓦得知他们携带宝马、玉佩,便向他们索要两位侯爵拒绝提供,这导致他们被扣押三年交出宝物才能释放,其中蔡昭侯为了雪耻,将长男作为质送至晋国,最终导致17个国家联军伐吴流产。但由于蔡昭侯坚持自己的道理拒绝晋国内阁人的贿赂,使得伐吴行动失败转而请求吴阖闾,最终引发506年的柏举之战,因失听从沈尹戍计策及其他原因,大败于吴军,不敢回归,只能逃到郑国。而沈尹戍也最终战死。在获知这一消息后,被痛骂:“误國奸臣,用千斤锤炼一粒米。”最后,在随国的一次战斗中,全城包括他的家产都落入敌手,他的妻女甚至被俘虏,而伍逵则因为旧日恩怨发兵围攻郑。
结语:
在历史上,一些人物因一次又一次错误判断和决策,最终造成自己身败名裂。而对于那些曾经拥有权力的人来说,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实证明个人能力与政治生存之间微妙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复杂情境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