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电影龙女中的徐代泉音乐工作者也自有风范

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以其在庐剧领域的扎实功底和深厚感情,被誉为黄梅戏中的“龙女”。他的成长环境里充斥着庐剧的音符,他曾是那里的孩子们共同欢歌的伙伴。1958年,他凭借非凡的二胡技艺,如同一位才华横溢的小艺术家,在安徽省艺校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声音,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对庐剧情有独到见解、热爱至深的人。

然而,命运似乎不愿让他继续在庐剧舞台上绽放。当学校决定撤销庐剧专业时,徐代泉虽然感到迷茫,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他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风景,就像那广袤无垠的大自然,每个人都是它的一部分。在那个转折点上,徐代泉选择了改变方向,而这一次,他将踏入黄梅戏这个新的世界。

尽管从庐剧转向黄梅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徐代泉并没有放弃。他知道,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也许这里会有更多未知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让他的创作更加丰富多彩。他以一种排比的手法,将自己的经历与心境融合,使得每一曲黄梅戏都变得生动又真切。

在教学方面,徐代泉也是一位忠诚的传道者。除了在本校教授,还成为了一名中国戏曲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即便退休,也无法完全摆脱工作之累。这份执着,不仅体现在他的教学中,也反映在他不断创作新作品上的努力。研究则是他追求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在编纂《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还是主持编写“泗州戲”、“安慶弹腔”等内容,都展现了他的学术追求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如今,当提及那些流传千古的情感与故事时,我们不能不提到那些由徐代泉所谱写的情怀颇深、旋律悠扬的电视剧主题歌。在《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二月》、《潘张玉良》、《祝福》的影片中,每一首歌都如同时间倒流一般,让人回味无穷。而这一切,是由一个曾经热爱庐剧,现在更倾心于黄梅戏音乐工作者——徐代泉,用心呵护和发展而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