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怀仁,黄梅戏的春风,带来了台湾话剧的新意;她是黄梅戏的秋月,照亮了艺术传承的道路。从1950年考入安徽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科开始,她以演员之名,用严格训练铸就自己。1958年,与梅兰芳相遇,她被深深吸引于《打焦赞》中的杨排风一角,这份感动如同种子般在心田生根发芽。
进入黄梅剧团后,她扮演无数角色,从花旦到刀马旦,再到彩旦和老旦,每一个角色都让她学无止境。在与严凤英、王少舫等艺术家合作中,她耳濡目染,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表演水平,也为将来的导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0年,孙怀仁踏上了成为导演的征程,在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期间,她不仅学习了世界各流派的戏曲理论,还自编自导自演,为自己的作品不断探索和完善。一年后回到剧团,就投身于排练节目,最著名的是挑选马兰饰龙女,并连续排出了《风尘女画家》和《无事生非》,这三部作品被誉为“马兰三部曲”,其实也正是孙怀仁作为导员所精心策划的一系列杰作。
退休后的孙怀仁并未停止思考对于黄梅戏未来的发展。她认为,要想让黄梅戲活跃下去,就必须时刻记得观众,让他们能够走进剧场坐下来,对其产生共鸣。创新是必要的,但不能背离本质,一定要保留原有的精华。在这一过程中,孙怀仁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表演者,更是一位理解和支持她的知己,是每一位有志向的小伙伴们最好的师傅。
总结而言,孙怀仁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无论是在舞台上的优雅姿态还是幕后操控的情感细腻,都让人肃然起敬。她用生命去诠释着黄梅戲家的春秋,将个人的一切贡献给这个古老而又活力四射的大舞台,以期能在未来更广泛地传播这段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