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省)人。他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侯景叛乱时,庾信逃往江陵,辅佐梁元帝。后奉命出使西魏,在此期间,梁为西魏所灭。
北朝君臣一向倾慕南方文学,庾信又久负盛名,因而他既是被强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他还被封侯。
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但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所以,他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
如此至老,他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有《庾子山集》流传至今。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文化人物,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研究古代文学和了解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