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约365年至427年),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其好友追赠谥号靖节先生。出生于东晋的文学世家,他的曾祖陶侃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被尊称为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并被封为长沙郡公。他的祖父则担任过武昌太守。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陶渊明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能。他29岁时搬到了柴桑地区,先后担任了江州祭酒和镇军参军一职。然而,由于他不愿意卷入权力的游戏,他选择辞去官职,隐居在栗里(现在星子县境内)。
52岁时,陶渊明带着儿子返回了宜丰故乡,但仅仅四年后又回到浔阳地区,在那里度过了余生。在他的生活轨迹中,有许多地方与他有关,如南山、柳斋、菊轩等,这些都是他创作诗歌的地方,也是对他的纪念。而今澄塘镇秀溪村及附近地区,还有许多名为“陶姓”的人,他们都可以追溯到陶佟这个名字上。
历代方志记载了许多与陶渊明相关的地标,如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等,以及舒啸台和赋诗湾等景点,这些都反映了他作为田园诗人留下的深远印记。
标签: 国学知识 、 国学教育 、 梁冬 国学堂 、 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 国学经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