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1960年,我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光充满了自由与快乐。那时候,课外作业不多,我们孩子们能做的就是在田野间追逐玩耍。村民们会在劳作之余讲述一些古怪的故事,或是有胆大的年轻人跟着拳师练习武艺。我常常悄悰地溜到邻居家听他们讲武侠故事,那些关于江湖英雄的传说让我心中充满了向往。
家乡自古以来就崇尚武艺,每当大人闲聊,他们总是提起某些人的功夫如何厉害,或是几个人不能近身相接,从他们的话语和神色中我感受到了对武术者的敬畏与羡慕。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渐渐产生了学习武术的心愿,更是仰慕那些古代名将,梦想自己也能成为一名高强的人。
十四岁夏天,一位朋友家的父母为他请了一位老拳师教他打拳,在他的邀请下,我兴奋地跟随他前往拜访那位老拳师。来到老拳师家门前,我心里有些忐忑,但我还是鼓起勇气敲响门环,老家的家人领我们进入院子,又引我们进屋,只见一个身板硬朗、目光炯炯的老人坐在桌旁。他询问我的情况,然后问我:“你怕吃苦吗?”我坚定回答:“不怕。”
于是,他开始教导我基本功。我对这位严肃但又温和的老师很有畏惧,同时也非常尊敬。在他的指导下,我日夜刻苦用功,不敢懈怠,每周去他那里学习一次晚上,让他检验我的掌握情况,如果过关,就学新的东西。白天空余时间,我还会去帮忙扫除庭院、挑水等杂活,这样几年的时间里,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这些经历,加上看书自学知识和练习体术,使得我的体质增强,也让我更加自信。同学们都知道我练武,所以即使那些力大无穷的小伙伴,也都不再轻视我,有冒犯者,即便只是一点回击,他们也都会三思而后行。
随着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当年的高中毕业生只有我们三人被录取进了职业技术学校,从此离开了那个熟悉的地方。我庆幸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校期间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最终成为了我的助力。此后的岁月里,无论是我升迁职务、娶妻生子,还是遇到各种困难,都有一股习得太极拳的情怀支撑着我。
1991年的一次偶然机会,让我结识了一位同窗好友,他推荐给我一位太极名家的徒弟。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太极,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它柔软中的力量,以及作为修行者的耐心与专注。当时因工作繁忙,一度放弃练习,但后来重新投入,在朋友们不断提醒和自己的决心下,再次深入探索太极世界。
经过一段时间艰苦训练后,对于太极这门艺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身体上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改变了一切——我的妻子因为工作需要离开,我们不得不分开生活。这让原本紧张而又精彩的一切活动都变得稀松平常,而那种对于生活本身意义重视的态度,却似乎更加明显起来。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在应酬场合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越发感到一种沉静而庄重的情绪,是一种从内而外渗透到每一个细节的事物价值观念变革。不知不觉间,这种转变影响到了我们的整个家族,为未来的发展铺设出了更广阔的地基。而对于曾经那么热衷于探索自身潜力的自己来说,现在却仿佛回到了起点——重新审视自己对于生命意义以及对待事物态度的问题。
标签: 国学数典论坛 、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 、 少儿国学 、 国学堂mp3下载 、 国学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