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开设剧场的父亲让十岁的乔志良在南庙小学期间跟随孟燮卿学习京剧,并于一年后请人私教。十三岁时,他放弃了学业进入厉家班学习戏曲,艺名为乔慧杰。在抗日战争期间,他随班社迁至四川、云南;19岁时,在完成兵役后加入刘家班继续他的表演生涯。
战后的他回到南京,在江苏各地巡回演出。建国后,他在芜湖、九江和安庆等地继续表演。1952年,他参加了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并担任京剧队副队长。在1953年4月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任导演之后,同时负责新晋角色的基本功教学和训练。
同年9月,与李力平合作创作并执导了一部名为《天仙配》的新改编作品。这部作品中的《鹊桥》和《织绢》两场精彩纷呈的集体舞蹈由他亲自创作并指导。此后,又有多部经典作品如《告粮官》、《女驸马》、《罗帕记》、《荔枝缘》、《碧玉簪》、《刘三姐》、《年青的一代》,以及跨界尝试如京剧《渡江第一船》,梆剧电影《寇准背靴》,以及电视连续剧《严凤英》的戏曲技术指导,都见证了他作为一位黄梅戏导演工作者的卓越贡献。
标签: 中国学生信息网 、 美国学校 、 国学与人生 、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网 、 韩国学生流行起梨泰院踩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