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东汉末年的名将人物之一,他官至大将军、太尉,领冀州牧,持节总督幽青并冀四州。封邺侯,是东汉西园八校尉之一、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其史书为十三路,也是三国时代前期势力最强的诸侯。
袁绍字本初,出身名门望族,从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每个地方都出现了各自的诸侯,并且对董卓不满。袁绍与董卓闹翻后逃离洛阳到渤海郡做了太守。在190年,有18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他们认为由于袁绍出身世家大族,所以他应该当盟主。然而 袁绍同意后,却总是在和其他人喝酒作乐而不重视军队。过了一段时间,这场联盟瓦解,而袁绍则取得了冀州并逐渐增强实力。当时黄河以北地区的人多数都投靠袭于浩去了。
随着征战四方的决心, 袁绍决定从公孙瓒开始二人激战多年,最终在取得青州和幽州之后,使得公孙瓒兵败。这样,在200年的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所击败后,在202年病逝,由他的两个儿子之间相互残杀,最终207年被曹操攻破乌桓而彻底失败。但在这过程中他统一了河北,为那时汉末最强大的诸侯,让河北政宽百姓德之成就留下深刻印象。
标签: 国学经典文章 、 英国学校 、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 国学小名士 、 韩国学生流行起梨泰院踩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