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简介:几乎参加了抗战正面战场所有重大战役。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历史上极为著名的风云人物——郑洞国,历史上被誉为几乎参加了抗战正面战场所有重大战役的将领。
中文名:郑洞国,外文名:Zheng Dongguo,别名:郑桂庭
郑洞国(1903—1991),字桂庭,汉族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以种田为业兼做裁缝的普通农民,而母亲则是一位教书人。她们育有五子,其中最末的一位就是我们的主角 郑洞国。
从小,他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学问和品行。他在7岁时就开始学习《论语》等经典书籍,并在私塾中深造《四书》、《五经》。1919年,他进入石门中学读书,这段时间他不仅勤奋学习,还积极参与“五四运动”,梦想用武力振兴国家。
1921年春天,他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但由于军阀混乱导致讲武堂停办,他不得不回到家乡继续他的学业。在这里,他还结婚并生下了一女二子,与妻子的感情甚好。
1924年,在一次考试中他顶用别人的名字成功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这标志着他走上了军事生的道路。在东征和北伐期间,他多次立下汗马功劳,最显著的是攻打永定的战斗中,以一营之众击败敌人,将福建督办周荫人的大衣都缴获了回来。
随后他历任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对内对外均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与英勇无畏的作风。在1933年的古北口抗战中,他率部坚守阵地,与日军进行激烈交锋,最终因伤亡过重而撤退。这场战争让整个中国人民感到前所未有的痛苦与绝望。
1943年调任驻印新一军军长,在此期间率部会同盟军收复缅北,为国家赢得了一次胜利。此后他又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等职,在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担任重要角色,但最终脱离了自己的部队。
建国后的郑洞国一直致力于祖国内政建设与统一事业,一直到去世前的最后几十年里,都没有放弃过对国家的事业负责感。他于1991年1月27日在北京病逝,享壽88岁,被两岸共同追悼,是一个令人敬仰的人物。
标签: 全国学联以什么为指导思想 、 中国学前教育网 、 开放的美国学府 、 外国学生宿舍谋杀案 、 中国学生营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