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简介:几乎参加了抗战正面战场所有重大战役。今天,我将讲述一位历史人物——郑洞国,历史上被评为几乎参加了抗日战争的所有重大战役。郑洞国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
中文名:郑洞国,外文名:Zheng Dongguo,别名:郑桂庭
出生于1903年1月13日,在湖南省石门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家中有祖房10余间,田30亩。父亲是种田兼做裁缝的人物,而母亲则是教书人。
早年经历:
7岁起在父亲启蒙下读《论语》等书,并后进乡间私塾学习《四书》、《五经》。
1917年转入全采用西式教学的石门中学附属小学。
1919年升入石门中学读书,这时家境大不如前,但依然勤奋努力学业大进。
1921春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但因湘鄂两省军阀混战停办,最终毕业于石门中学并任磨市乡小学教师。
1923年再次考入湖南省商业专门学校,因成绩优异和为人厚道,被师长喜爱。
加入黄埔军校:
1924年,他顶用别人姓名通过考试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并加入该校。
同年的11月,他提前毕业并被派任教导一团第二营第四连党代表。
东征与北伐:
1925年2月随校军东征,
改任国民军第一军第三师第八团第一营营长,
参与北伐,在攻打永定的战斗中表现英勇,
后来又围歼了周荫人的另一部主力,
1930年代内乱与外患:
蒋桂战争、蒋唐战争、讨伐石友三以及1930年的中原大战;
广东事变和平解决后调任南京警卫第1师第2旅第4团团长;
再调回正在鄂豫皖苏区与红四方面军作战的第2师,为独立旅旅长;
随后赴潼关、洛阳休整,
抗日战争中的角色:
1933年的古北口抗战;
“七七事变”后率部参加保定保卫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等重要战斗;
1943年调任驻印新一军軍長,率部会同盟軍收复缅北扬威海外;
晚年的活动:
1945至1948期间历任第三方面軍副司令、東北保安副總司令及代總司令等职;
建國後歷任水利部參事、國防委員會委員、三至六屆全国政协委员及五至七届民革中央委員;
1991年1月27日病逝于北京,享寿88岁,由两岸共同追悼。这位将领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牺牲精神,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