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发历代书法欣赏于自然之中

体味笔墨里的“天地人和”——专访书法家王根发

启功盛赞钧瓷词曰:“钧瓷好,异彩溯长源。擅胜四朝称美器,重甦古址炫中原,薄海誉声喧”。姚雪垠《寒鸦归林》中“出窑一幅无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道出钧瓷的美妙和万般韵味。

钧瓷,在窑火中化作千变万化的色彩与形态,是大自然赋予人类视觉享受的一份礼物。而在这自然之中的书法艺术,如同行走于泥土之间的草本植物,无拘无束,却又不失其生命力。

王根发,从生于1962年的河南禹州开始,他便深谙“顺其自然”的道理。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固定的规则,只有随着时间流转、风云变幻而不断变化的线条和墨痕。他对笔下的每一个字,每一笔触,都如同对待那片片飞舞在空中的落叶一样,即使再细小,也蕴含着大自然赋予它的力量和意义。

他曾说,“技艺高超的大师也难以保证烧制成功”,这或许也是他面对书法创作时的心态:坦然接受命运之手所给予的一切,不求完美,只为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想象。这份从容不迫,让他的草书作品充满了自由自在地游走于水与墨间的灵动感。

然而,这种对于自由精神追求并不意味着放纵,而是更接近于一种内心深处对于大自然律动规律的遵循。在王根发看来,大自然是所有艺术创造力的源泉,它教会我们如何去理解生活,用简单而纯真的方式去表达复杂的情感。正因为如此,他总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捕捉到那份令人敬畏的大自然之美,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草书艺术中,使得每一次挥洒都显得那么轻松自如,那么贴近生命本身。

他的太极拳修为也是这一点的一个展现。在练习太极拳时,他学会了如何保持身体柔软而内心坚定,这些都是他行云流水般的手迹背后的哲学思考。他认为,一切皆应回到最原始、最简单的地方去寻找答案,因为那里是唯一真正属于我们的地方,那里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活力。

因此,当提及王根发,我们想到的是那些似乎来自另一个时代的小船,在宁静湖面上悠闲漂浮;或者是一阵秋风吹过树梢的声音,它带来的不是混乱,而是一种平静,与宇宙同步节奏;以及那些被时间磨砺成铜色的石头,他们见证了多少个春夏秋冬,但依旧坚持不懈地站立在那里等待新的故事展开。这一切,无疑都是关于“天地人和”的永恒主题,以及那个让我们心灵得到洗涤、思想得到启迪的小小纸页上勾勒出的文字符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