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许姬传随父赴淮安,后与祖父居杭州,在外祖父徐子静的影响下学习昆曲。初学老生外路,也尝试官生唱法,以宗叶怀庭为师,强调四声和用气。在杭州期间,他还得到了《弹词》、《酒楼》、《别母乱箭》等多部剧目,并且擅长吹奏笛子。1916年冬,他在杭州初次遇见梅兰芳,并观看了其表演,其中包括昆曲《佳期拷红》。
1920年,许姬传到天津任职,在那里他结识了著名曲家恽兰荪,并学习度曲之道。1922至1925年间,他在上海的会乐里等地参与曲会,与吴昌硕、刘翰怡、周梦坡等人共同演唱。他还曾与程砚秋合作研究昆曲《思凡》,并为其拍摄音乐并吹笛子吊嗓。在天津十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在直隶财政厅秘书任中工作,还结识了谭鑫培唱腔研究家陈彦衡,并从他那里学习吊嗓技巧。
1931年5月,许姬传协助陈彦衡出版了一本关于皮黄派京剧的谱本。此后,他继续在上海与陈彦衡保持联系,并帮助梅兰芳处理文墨事宜。他还爱好书画收藏,与吴湖帆等人交往密切。在1950年代初期,许姬传开始为梅兰芳整理他的回忆录,这些作品最终被分成三集出版,对于推广京剧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1952年,当梅兰芳参加世界和平会议时,许姬传随行并负责伴奏音带。此后,他们一起前往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进行演出,其中包括昆曲《思凡》的表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离开了梅宅,但仍然继续练习他们的艺术技能。1978年,当美籍歌手项馨吾来访时,许姬传组织了一场欢迎宴会,让项馨吾现场撅笛唱京剧。
1983年,其自傳體作品《許季傳七十見聞錄》於中华書局出版,而與弟弟許源來合著的 《憶藝術大師梅蘭芳》則於1986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發布。遺作《許季傳藝苑漫錄》,記述關於昆曲藝術論述多篇,並於1994年に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