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学之韵曾教风道长西安市道协副会长

曾教风,一个名字在西安市道教协会的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曾宪章,是河南省邓县大曾营村的人,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着对国学文化的热爱。1917年11月29日,他降临人间,从小生活在贫寒之家,但这并没有阻碍他追求卓越的心志。在15岁那年,他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在商行做起了徒弟,经历了商人的辛勤和艰苦。

他的内心深处永远都有着对武侠世界的一份憧憬和向往。19岁时,他决定投身武当山,希望能够修炼成一名武士。但命运似乎不愿意让他顺利地实现这一梦想,只能是在紫霄宫出家成为一名道士。童合权师父给予他“教风”这个道号,这个名字如同他的性格一样——清晰、坚定。

两年的时间里,“教风”师傅般地跟随童道长学习,不久后便告别师父独立云游四方。他先后来到了陕西留坝张良庙,在那里担任迎宾、账房等职务;又到周至楼观台任知客、巡山、司账等职位;再到八仙庵担任帐房、知客。在这些地方,“教风”的稳重和踏实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1956年,当八仙庵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时,“教风”被选为会计。这段时期乔清心道长监院期间,看中了“教风”的才能,就让他主管生产。当乔清心避乱出走,而其他人纷纷离开时,“教风”仍旧坚守阵地,将未离去的道众带领劳动自养,以维持八仙庵正常运作。

1982年,他被选为庙管会领导小组副组长,与王理仙道长共同负责修复八仙宫的事务。而闵智亭则主要负责教学工作。“教风”的确立与努力,使得八仙宫得以幸存,并且得到了一致认可。此外,由于其精通书写符箓,被誉为章表符箓书写大师之一。

作为一个温厚善理财务且办事干练稳重的人物,“教風”深受大家敬仰。在社区活动中,他常常表现出任劳任怨的情怀,为此还被多次荣誉推举。他先后担任过陕西省道协常委委员,以及西安市及碑林区代表,其群众基础极为广泛。

1998年,当三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时,“ 教風”慷慨解囊捐赠20万元救灾款项;同一年,还资助蓝田玉川中学2万元。此外,2001年个人捐资3万元用于修桥补路,有助于连接山阳县与湖北之间的道路七里峡。这样的善举,让更多人认识到了“教师”的宽广胸怀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心态。

2005年的2月21日早晨5点20分,“教师”羽化升天,此刻已经是88岁高龄。在他的生命旅程结束之前,他已经成为了一代宗師,并且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接班人。至今,每当提及西安市道协会,便不可避免地要回顾一下这位传奇人物曾经留下的痕迹及其对国学传承所做出的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