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艳玲扮演京剧五大角色在自然风光中绽放

在中国戏曲舞台上,裴艳玲是一位才艺超群的艺术家。她的名字响彻中国南北剧坛,她曾以《林冲夜奔》、《南北和》、《钟馗》、《武松》等戏两次赢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并在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荣获“主演特别奖”。她还主演了一部电影《人·鬼·情》,这部作品在国际大奖赛中两次获得了荣誉。

裴艳玲出身梨园世家,从小就对中国戏曲充满痴迷。她父亲的言传身教、恩师的严格教导,加上她自己的好学不倦,使她少年成名。她12岁加入河北省河北梆子青年跃进剧团,因其超群的演技两次受到国家接见。她的角色包括《宝莲灯》、《林冲夜奔》、《钟馗》、《武松》及《陆文龙》,这些角色让她的名字响遍了中国南北剧坛。

尽管从小学行当是武生,但裴艳玲更钟爱的是扮演男角。在那个时期,她的艺术才华受到限制,只能在一些女性角色中展现自己,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红色娘子军》及《杜鹃山》的女角。但十几年来,她边练功边读书,韬光养晦。这段时间里,她忍受痛苦,享受孤独,这些都成为她艺术生涯的一笔财富。

1983年初,当河北省剧团体制改革启动之际,众望所归,裴艳玲承包了河北梆子剧院一团。她主演的《宝莲灯》、《哪吒闹海》(闹天宫)及《南北和》的精湛表现令各地观众倾倒。1985年11月,她以昆曲《林冲夜奔》的表现在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赢得特设“演员特别奖”并获得当年度的第一名梅花奖,并被称为国宝。此后,她多次率队赴上海、香港、新加坡、日本、希腊、意大利、丹麦、法国等地进行巡回表演与讲学,以此传播京剧文化。

1997年11月之后,裴艳玲开始担任河北省京剧院名誉院长兼 裴艳玲 剧团团长。在繁忙排练与表现在同时,她选拔新苗使自己的艺术专长得到传承。此外,在去年的1 月间,她率领剧团到新加坡进行交流与表演,其中包含京调昆曲以及河东梆子的三种不同的风格,以及精彩绝伦的个人技术展示,让狮城观众赞叹不已。而最近,一直以来致力于将京调文化推广至世界范围内,不仅有着国内外学生,更有着丰富多样的经历作为资本来支撑这一梦想实现。

标签: